
赵季平,著名电影作曲家,不仅创作的影视歌曲是最多的,而且精品率和获奖数也是最高的。他成为电影作曲家后,在创作风格上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音乐与影片风格一致,二是音乐完全融入电影,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三是音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超出了影片,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他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2009年12月16日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
简介
赵季平(1945年8月~),现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著名音乐家,著名画家 赵望云之子.原籍河北束鹿,出生于甘肃 平凉,1970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师从前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鲁日荣先生。1978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1970年7月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音乐创作。1985年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至今任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并兼任中国 赵季平
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电影音乐学会会长和陕西省八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五大代表、陕西省第十届政协委员等职务。是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9年12月16日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 他赢得了电影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成为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电影《红高粱》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获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孔繁森》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电视剧《水浒传》获第十六届“飞天”奖最佳音乐桨,其中“好汉歌”获最佳歌曲奖、《嫂娘》获第十八届“金鹰”奖最佳音乐奖;歌曲《黄河鼓震》、《西部扬帆》获“五个一工程入选”奖、歌曲《祖国强大、国旗增色》获建国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第一交响乐》获首届“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他的作品:琵琶协奏曲《祝福》和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已录制唱盘,发行世界。在日本东京、京都相继举行个人音乐会。他与日本JVC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激光唱片《黄河遥遥》及系列电影激光唱片,为中国电影音乐走向世界开了先河。2000年上半年他为台湾舞剧《大漠孤烟直》创作了音乐,使舞剧在台北首演成功。95年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并拍摄专题记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在世界各地播放,1998年作为大陆唯一一位音乐家,他的作品被美国华纳·特得克古典唱片公司签约录制。2000年6月他创作的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叙事诗《霸王别姬》由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在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上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同年7月他的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马友友选中,并在美国成功首演。2001年他作曲的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已经在北京首演。2003年3月他应邀在香港成功地举办了《乐坛神笔——赵季平专场音乐会》。
基本资料
赵季平(1945年8月~),中国著名音乐家,著名画家赵望云之子,原籍河北束鹿。赵季平从小就酷爱音乐,在音乐学院时,他苦苦钻研,加上他颇具灵气,已小有名气。此后,他几乎涉及了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戏曲音乐等等,显示出他多方面的创作才华以及深厚的艺术功底。现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 。 自1984年为电影《黄土地》作曲以来,先后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为《大阅兵》、《红高粱》、《菊豆》、《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烈火金钢(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炮打双灯》、《步入辉煌》、《黄沙·青草·红太阳》、《变脸》、《风月》、《日光峡谷》、《秦颂》、《孔繁森》等影片所作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赵季平认为电影音乐应该赋予电影以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不仅是视觉艺术同时也是听觉艺术,电影作曲家要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根据影片情节、画面、氛围进行创作,这就有其特殊性,可以说,他的名字与中国新时期电影最辉煌的成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奖项荣誉 赵季平赢得了电影音乐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成为我国目前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
电影《红高粱》获第八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获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
《孔繁森》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作曲奖;
电视剧《水浒传》获第十六届“飞天”奖最佳音乐桨,其中“好汉歌”获最佳歌曲奖
《嫂娘》获第十八届“金鹰”奖最佳音乐奖;
歌曲《黄河鼓震》、《西部扬帆》获“五个一工程入选”奖、
歌曲《祖国强大、国旗增色》获建国五十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
《第一交响乐》获首届“金钟”奖优秀作品铜奖。
他的作品:琵琶协奏曲《祝福》和管子与乐队《丝绸之路幻想曲》已录制唱盘,发行世界。
在日本东京、京都相继举行个人音乐会。他与日本JVC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激光唱片《黄河遥遥》及系列电影激光唱片,为中国电影音乐走向世界开了先河。
2000年上半年他为台湾舞剧《大漠孤烟直》创作了音乐,使舞剧在台北首演成功。
95年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参加了在瑞士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电影音乐节,并拍摄专题记录片《音乐家——赵季平》在世界各地播放,
1998年作为大陆唯一一位音乐家,他的作品被美国华纳·特得克古典唱片公司签约录制。
2000年6月他创作的交响音画《太阳鸟》、交响叙事诗《霸王别姬》由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在一年一度的“森林音乐会”上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同年7月他的室内乐作品《关山月——丝绸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马友友选中,并在美国成功首演。
2001年他作曲的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已经在北京首演。
2003年3月他应邀在香港成功地举办了《乐坛神笔——赵季平专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