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2017陕西经济年会 |
|
王国龙:陕西品牌融入一带一路的思考和设想 |
信息来源:| [2018-01-03] 点击量:5694 |
|

陕西品牌融入“一带一路”的思考和设想
王国龙(陕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顾问、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
尊敬的各位省市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站在这儿与大家一起分享“一带一路”陕西品牌,这个概念已经说了好久,不管是大的企业家也好,小的企业家也好,大家有很多的想法。今天我也不谦虚,当着这么多省领导的面,当着众多企业家的面,把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大家汇报下。
我从三个方面谈谈个人体会:
第一,培养和锻炼复合型人才,建立预警机制,化解风险危机,以诚信交朋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生意。在当今时代,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坐机关,还是做学术,总是以人才为出发点的。人才中以复合型人才作为领袖和领军人物。陕西定边县在电商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比较滞后。三年前,定边县商务局在网上高薪聘请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小伙子,使定边县的电商发展了起来。去年3月份的时候,我们去定边,发现这座县城很漂亮,聘请的搞电商的小伙子做了这么几件事情,值得我们在电商发展方面学习推广。
第一件事情是卖小米。我们都知道陕北盛产小米,但小米的价格一直卖不上去,通过互联网之后,不仅小米的价格卖上去了,而且规模也卖出来了。卖到什么程度呢?定边县周边县域的小米都在定边的平台上下单子,从定边发出去。
第二件事情是卖红柳枝。定边位于沙漠地带,生长有大量的红柳。大家在西安坊上吃新疆烤肉的时候,会发现烤肉的签子用的是红柳签子。红柳是沙漠中的常见的一种柳树,以前当地农民从来都没想着圈几棵归自己家,但自从红柳签子在西安热销后,红柳开始成为抢手货。那么,一根柳树枝到底能卖多少钱呢?长的可以分为两三节,短的一两节。好点的卖到3角钱,差点的卖到2角钱,最好的卖到4角钱,一棵柳树上有很多根柳枝。在陕北,红柳资源丰富,曾经并不起眼的红柳变成了农民致富的法宝。
第三件事情是卖金丝小南瓜。每年九﹑十月份的时候,陕北的南瓜成熟了,满地金黄。搞电商的小伙子是福建人,福建人有放金丝南瓜灯的习俗。小伙子想出了用定边的金丝南瓜替代塑料、纸质等材质做成南瓜灯,将定边的南瓜卖到福建。在定边当地,一斤南瓜也就1~2块钱,卖到福建就变成了50~60块钱。所以,这就是人才。互联网时代,许多的企业家非常的聪明,他们到硅谷去聘请一位教授、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或教授在某个领域里掌握着高端技术,很快就会转化为生产力,变为商品。过去一夜之间可以暴富,在互联网时代也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也不是稀罕事情。就是因为首席科学家的技术很快可以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生产力,所以一夜之间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是有可能经常发生的事情。
“一带一路”经济带上,有大量的国家和人口,但有些国家和地方存在着不太稳定的因素。比如中东地区,所以企业一定要建立预警机制,来化解风险有可能要遇到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一带一路”上做生意,首先要交好朋友,以诚信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里提醒大家,比如说和东盟做生意,最好先在我国的沿海城市南宁、昆明等城市停留一段时间,了解下东盟国家生活常识和生活习惯,避免无谓的损失。
今天上午,有位企业家对我说,最近陕西的苹果进入不了印度国家。我们都知道,印度和我们国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一些矛盾不断出现。很多人对印度的国情不太了解。前几年,中国出口印度的市场非常好,但去年开始,受到了明显地打压,今年进不去印度的市场。类似这样的问题比较多。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建立预警机制,一定要有复合型人才。
第二,发挥自身优势,抱团出海,让陕西品牌闯得进占得广推得开。中国香港每年8月15日都会举办茶叶国际博览会、美食博览会和中医药保健博览会,陕西有一家外贸企业,从西安的坊上购入了一批酸梅粉,在美食博览会上调制加工成酸梅汤进行售卖,生意非常火爆。陕西洋县的周大黑茶,在中国香港的茶叶国际博览会上销售一空。江苏一位企业家带去虾黄包,以每个50港币的价格出售,每天早早卖完撤摊。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中国商品交易会上,泾阳茯砖茶很受当地人欢迎。这些产品的销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当场体验品尝。消费者通过品尝体验了口感、了解了品质,知道在公共场所里,商家所提供的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我们有些企业非常的聪明,展览会结束后立即向哈萨克斯坦运输了大量的茯砖茶,但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几乎无人问津。所以,面对国际市场,我们要抱团取暖。
国际贸易活动大概分为六种类型。第一种借助亲朋好友的关系进入国际市场。在当地居住一段时间,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各种朋友关系打开市场。第二种是通过国际展览。比如众所周知的春、秋两季的广交会,每一季都会有三次展览,外商基本上每年都会参加,也不一定有贸易业务,只是来看看其供应商和贸易伙伴的情况。国内的很多企业经常通过展会走向国际市场,了解自己的合作伙伴及近况。所以,参加国际展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中国众多的产品,尤其是消费类产品,几乎都要通过各类展会走出去的。比如汉中、安康的魔芋产品,打入韩国、日本市场,也是通过广交会渠道。第三种是各级政府、各个园区在海外搭建的经济贸易平台,以及大量的贸易推广活动。许多企业都有切身体会。在这方面,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城市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敏锐度非常高,只要政府有号召,就会立即响应。政府搭建平台,为企业背书,会赢得外商的充分信任,企业将会从中捕捉到更多的机遇和商机。希望我们陕商多向南方企业家学习。第四种是通过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中国在海外有很多的大企业大项目,基本上都是国家通过一定的战略方式“走进去”的。这些大企业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进入,是中小企业跟进去的好机会,比如陕重汽在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点、中石油海外销售机构等。大企业在当地已经形成了知名度,而且具有实力。第五种是寻找当地的代理商。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贸易方式。第六种是利用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西安国际港务区有个小伙子,迎娶了一位哈萨克斯坦的媳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建设了上千平的海外仓,据说曾一度把康复路的拖鞋、笤帚和拖把全卖给了哈萨克斯坦当地人。
第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客观全面理解陕西品牌加入“一带一路”的意义。融入“一带一路”不能舍近求远,陕西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尤其是近年来在追赶超越的引领下,陕西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招商引资遍地开花。陕西有众多的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基地,大西安自贸区设立后,大量外商不断涌入。加入“一带一路”并非走出国门才可以实现,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带一路”的一份子。首先必须种好家门口这块自留地。
加入“一带一路”既要抱回西瓜,又要捡回芝麻。中国对外开放是最广最深的一个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做出承诺。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外开放依然是中国的战略决策,未来充满着无限商机,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西瓜。
加入“一带一路”是有矛盾和风险的。近段时间以来,在WTO框架下,欧美国家依然对我们中国商品实行反倾销,中国许多大企业遭遇到反倾销的威胁,造成了很大损失。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点。
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对于品牌问题要重新认识,我们要从质量上、品质上、服务上、产品安全上多下功夫,才能为走进“一带一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入“一带一路”要学习政治。很多企业家对政治不太关心,沿海的企业家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曾经有一个有趣的对话,十七大结束后,南方和北方两位人大代表交谈讨论,北方代表问南方代表:你们回去后干什么?南方代表回答:我们为十八大创造政绩!同样问题,北方代表的回答是:我们回去执行十七大政策!两种回答,反映了两个问题,很多政绩是通过沿海的发达省份、市场和企业创造出来的。今天我们十九大的政策,都是沿海的众多的企业家创新出来的。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必须要讲政治,否则要想在商海里生存那将会步履艰难。
我们处在一个幸福的时代,处在一个奋斗的时代,请大家带上自己的方案、带上支付宝、带上快递和外卖,走向“一带一路”,做好服务做好培训。希望今天我们从这里出发,明天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