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使者 郭峰
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长
陕商商会副会长
多年来把兴企报国、回馈社会作为使命担当,践行公益引领社会责任典范,回乡投资数亿元建成目前西部最大、唯一一座将历史名楼与博物馆完美融合的民营公益性美术博物馆,年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为故乡文化事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使者。
他就像神话传说中手握点金石的大侠一样,所到之处,总能留下一片感恩和幸福,因为他的骨子里深刻流淌着最具有悲悯情怀的血液。他,就是郭峰。
郭峰,陕西乾县人。海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艺术培训管理智库联盟荣誉主席、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委、全球秦商联合会副会长、陕商商会副会长、新疆陕西商会常务副会长、新疆建材商会常务副会长、咸阳美术馆馆长、陕西秦峰美术馆馆长、中国画院陕西分院执行院长、清渭楼美术博物馆馆长、创始人。
开辟新天地
16岁那年,郭峰在县城开了家小油漆店,掘到第一桶金。1987至1997年,在陕西省乾县木器厂工作,经营过化工建材公司、油漆化工厂,任陕西东港制漆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8年郭峰把目光投向了新疆,在乌鲁木齐设立了12家直销营业部,又成立外销部扩大对中亚地区的出口贸易。2000年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成立公司。2003年在乌鲁木齐市卡子湾投资建成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新型环保化学建材生产企业——乌鲁木齐高品位化学漆业有限公司。2006年投资1亿元成立新疆峰丽投资有限公司。如今郭峰在南北疆建立了40多家油漆经销连锁服务机构,拥有四家公司和一家最新型环保油漆厂,他的经商生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的事业横贯中国东西部,纵深亚欧大陆桥。
慈善情怀暖人心
“兴企报国、回报社会、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在郭峰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成功之后的他,把多做善事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从商至今,郭峰恪守贾道,依法经营,回报社会,乐于助人。多年来,郭峰在扶贫帮困、拥军优属以及历年来的抗洪抗震赈灾、拥军扶贫等公益活动中,为社会捐款捐物累计达1600多万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新疆等地收养137名孤儿,供他们生活上学,直到读完大学。春节回家过年,出资为家乡村里铺设水泥街道、生产路,建设门楼,加快村上的新农村建设步伐。2019年,郭峰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新疆规模最大的“新疆老年人幸福新村”。项目完成后可安置6000余名老年人颐养天年,将为新疆老年人健康养老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心中惦记人间事,总把众望挂胸底,唯盼人间尽和谐,不用扬鞭甘奋蹄。郭峰先后荣获中华爱国企业家、中国十大社会公益人物、全国公益奖章、全国“公益楷模”奖章、全国首届百名“公益之星”;全球秦商十佳领军人物、陕西改革杰出人物、首届十大风云陕商、陕西十佳风采人物、陕西最具爱心企业家;新疆十大优秀青年、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光彩之星、劳动模范等社会殊荣,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弘扬艺术广流传
郭峰从小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情有独钟。虽身在商界,却始终坚持潜心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二十多年来收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一心想为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2011年,郭峰回到家乡陕西咸阳,选址“清渭楼”投资数亿元建成目前西部最大的民营公益性美术馆——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并担任馆长。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故乡文化事业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
已建成的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已成为咸阳地标性建筑,并常年免费向社会开放。主馆建筑面积24000余平方米,馆藏丰富,收藏有唐代怀素《千字文帖》、褚遂良《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帖》等《石渠宝笈》著录的国之珍宝,馆内还收藏有宋徽宗赵佶、赵孟頫、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徐祯卿、八大山人、“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等古代名家的国宝大作以及近现代、当代的名家精品书画万余件。
2017年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清渭楼美术博物馆设立了图书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场馆除传统的纸质文献借阅外,还设有自主信息查询系统、多媒体阅览及讲座等服务。公益性图书馆是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又一大亮点。
近年来,在郭峰馆长的带领下,清渭楼为咸阳的文明城市创建和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清渭楼开馆以来,多次联合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和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大型展览、会展以及学术研讨、交流等大型文化活动,年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涅槃重生的清渭楼逐渐声名大振,已然成为新时期古都咸阳名副其实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名片。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