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当前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2020陕西经济年会 |
|
石英:双循环:陕西的机遇与挑战 |
信息来源:| [2021-01-13] 点击量:4208 |
|
.jpg)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专家组组长 石英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再次相逢在陕西经济年会。年会跨年后才召开,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是第一次。这也说明了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多灾多难的庚子年,不仅仅在中国历史上不平凡,也可能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那么,在一年一度的陕西经济年会上,有必要分析一下世界范围的大变局,对陕西带来了哪些直接影响?年会的主题是“推进双循环战略,构筑新发展格局”。我借此机会谈谈“双循环:陝西的机遇与挑战”。
回顾一年前,新冠疫情尚末蔓延之时正是中美贸易战的白热化阶段。现在回过头来可以看得更清楚,贸易战只是一个引子,紧跟着的是金融战、科技战。乘新冠疫情在我国爆发之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加大了对我国围剿的力度,周边环境急剧恶化。2020年5月,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双循环”战略使得陕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地理空间区位优势得以凸显。双循环首先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流动,陕西正处于流动的核心枢纽地位。陕西省会西安地处中国版图地理位置中心,是古丝绸之路起点,欧亚大陆桥重要节点。于国内看,我省是毗邻省市最多(8个)的内陆省份,西安正处于连接东亚和中亚的连云港与霍尔果斯口岸之间的中间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聚集效应强,辐射区域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国各地货运物流积聚或送达,有条件在全国交通人流、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核心枢纽的作用。
尤其应当看到,中美贸易战的结果一方面导致我们的贸易重心转向欧洲方面,一方面国际货运传统的海运通道越来越多地转向陆路运输。近代以来几百年形成的海权时代正在转向陆权与海权并重的时代。这也许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方面表现。过去常觉得陕西不沿边不靠海是一大劣势,现在西安所具有的内陆中心独特区位优势将愈益彰显。奠定陆路运输的基础是铁路和航空运输。目前,国内以西安为中心节点、内联外通的放射性告诉铁路骨干网络逐渐形成。从2008年开始建设的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港,目前己建成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新筑铁路物流基地和新筑车站,与占地7000亩的新丰编组站构成了亚洲最大的铁路物流集散基地,正在建设全国首个铁路智能化码头,成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中国三大国际旅游入境门户之一。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民航局批复设立以机场为依托的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获得第五航权。2019年4月,省政府与国家民航局联合印发《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201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新闻发布会指出:西安已成为航空、铁路双枢纽。
再从我们身边更可以感受到陕西交通的变化。2021元旦前西安三条地铁线同时通车,七条地铁组成的骨干网络基本形成。陕南几条高速公路也在去年12月通车,陕西已成为“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也是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靠前的省份。“铁公机”无缝对接,成为 国家级的双循环核心枢纽,应当是陕西的定位。
二.“双循环”战略使得国家布局在我省的国防军工科技和高等教育优势更加彰显。陕西的高等教育优势一直被我们引为自豪,常说陕西高校数量质量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但武汉、成都、重庆、南京也都说自己是“第三”。最近网上流行一篇文章《广东正在疯狂建大学》,过去一所大学都没有的深圳,已建和在建大学已超过20所,且条件都是国内一流,水平奔着世界一流。就是说我们不能盲目夜郎自大,但我们依然要有足够的自信。不一定第三第四,指标选择不同结果会有差异,但无论如何我们的基础和优势仍在,前五应当还是肯定的,并且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嫦娥”、“天问”、“蛟龙”号,上天入海的“总师”十几名皆出于西工大、西电、西交大,而不是北大清华。这不仅仅是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更是展现了西安硬科技硬实力,也包括陕西的国防军工企业、科研院所。有人总认为央企、部属高校不能直接为陕西做贡献,未免视野太狭隘目光太短浅了。前面谈到贸易竞争归根到底本质上是科技竞争。高等教育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创新发展的源泉。大国重器,更极大地提升了陕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张略地位。科教资源是我们特别值得珍视的追赶超越的本钱。
双循环背景下陕西的区位优势、科教优势凸显,就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不要以为我们自己不是从事物流行业或高科技企业,这些优势就是别人而不是我们的机遇。就像国家有“国运”一样,各省也有“省运”。省运来了门板挡不住,一业兴而百业兴。成为世界级的双循环物流枢纽,必然带动西安成为区域商贸中心——区域金融中心,进而配套设施及服务需求必指数式增长,可以诞生一大批小微企业,带动大量就业。为什么小寨、赛格繁华?人流密集,且都是年轻的大学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要求高质量就业,高素质劳动力与创新型企业相互促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会走向良性循环。这里给我们每个人都带来机遇,就看能否发现、怎样利用。
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如果说区位优势是自然“天赋”,科教优势是国家布局,那么陕西面临的挑战则主要是内在的、自身的,是来自思想观念和文化层面深处的内陆封闭、保守、官本位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营商环境、创新环境、人才环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座的企业家应当感受更深。前几年“三大革命”“最多跑一次”使得办事难、创业难等投资营商环境一度有所改善,后来又退回去了。脸难看事难办变成脸好看事不办,怕负责不作为。为什么本来应是西安地铁二号线或四号线延伸的机场地铁名称不叫“地铁”叫“城轨”,并且票价比地铁贵?盖因机场属于咸阳市,从修建立项到开通运营审批都不同于同一市内的市政建设工程。而喊了多年的西咸一体化永远在路上。各种原因值得深思。好在新一届省委领导班子已经把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上重要日程,央企进陕,人才回流,一系列举措让我们看到希望。
不平凡的2020已经过去,农历庚子年也即将结束。中国俗语“否极泰来”,已经到来的2021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微信祝福语流行庚子年实“鼠”不易,辛丑年“牛”转乾坤。在这里祝愿在座的各位2021事业顺利,生意兴隆,恭喜发财!并提前预祝大家春节愉快,阖家安康! |
|
 |
|
|